返回

我的姑母是马皇后

关灯
护眼
第110章 标哥出手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“你说他为了教常茂学习兵法,自己编了一部兵书?”

看着眼前的一沓纸,朱元璋诧异的问道。

即便‘兵书’已经摆在面前,他依然不敢相信,以为自己听到了笑话。

你把兵书当什么了,想写就能写的...

马皇后深知,改革虽已初见成效,但人心浮动、利益交错的局势仍在暗流涌动。她并未因清风司的设立和一系列反腐成果而放松警惕,反而更加警觉。她知道,权力的斗争往往在最看似平静的时候最为凶险。

果然,不久之后,一封匿名奏折送到了她的案头,揭发了朝中一位重臣与地方豪强勾结,私吞赈灾银两,并操控科举舞弊。这位重臣,正是当朝左相李文昭。他是先帝旧臣,德高望重,门生故吏遍布天下,若贸然查处,恐怕会引发政局动荡。

马皇后沉思良久,最终决定采取“以柔克刚”的策略。她没有直接下令彻查,而是将此事交给了清风司的一位年轻主事赵怀恩。此人出身寒微,却聪慧果决,曾在前几次清风司行动中表现出色,深得马皇后信任。

赵怀恩接到任务后,不动声色地展开调查。他先是走访了几名被贬黜的地方官员,又秘密调阅了近三年来户部的账目往来,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。原来,李文昭不仅长期掌控着京城几家钱庄的幕后资金流向,还在多地安排亲信担任粮仓主管,借机侵吞朝廷拨下的救灾银两。

与此同时,马皇后表面上对李文昭仍保持礼遇,甚至亲自召见他入宫议事,给予其高度评价。此举让朝野上下皆以为皇后对李文昭极为倚重,从而掩盖了真正的调查方向。而李文昭也逐渐放松了警惕,开始频繁出入那些原本隐藏极深的秘密据点。

数月后,证据确凿,马皇后果断出手。她在一次朝会上突然宣布,由清风司牵头,联合刑部、大理寺三堂会审,彻查李文昭一案。这一决定震惊朝野,许多原本支持李文昭的官员纷纷噤声,生怕牵连其中。

最终,李文昭被革职查办,其家族财产尽数抄没,所得赃款用于修缮黄河沿岸堤坝,救济受灾百姓。此案震动全国,清风司之名自此威震四方,成为人人敬畏的监察利器。

然而,马皇后清楚,这仅仅是一场更大风暴的开端。

与此同时,经济结构调整也面临新的挑战。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迅猛发展,各地商帮势力日益壮大,甚至有部分商人通过贿赂官员、垄断市场等手段,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民间势力。这些商帮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,还对朝廷财政构成潜在威胁。

马皇后对此高度重视,召集户部尚书及工部、兵部要员召开紧急会议,商讨对策。她提出,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商业监管体系,既要鼓励正当竞争,又要防止资本过度集中导致社会失衡。

于是,在她的主导下,《大明市易法》正式颁布。该法明确规定:所有商会必须向官府登记备案,定期接受审计;禁止任何形式的价格垄断和恶意兼并;同时设立“公平交易司”,专门负责处理商业纠纷和反垄断案件。

新法实施之初,遭到了一些大商帮的强烈抵制。他们联合上书,指责朝廷干预市场自由,甚至煽动民众闹事。马皇后面对压力毫不退让,她下令各地驻军加强治安巡逻,并派遣清风司人员深入调查,揪出背后操纵舆论的幕后黑手。

很快,一个名为“天源会”的神秘组织浮出水面。这个组织由几位巨贾联合组成,暗中操控多个商会,企图通过非法手段控制整个江南地区的丝绸贸易。清风司顺藤摸瓜,一举将其核心成员全部缉拿归案,涉案金额高达百万两白银。

此案再次彰显了马皇后的铁腕手段,也为《大明市易法》的顺利推行扫清了障碍。此后,各地商贾纷纷收敛行为,市场经济逐渐步入正轨。

文化方面,马皇后继续推动《万邦志》的传播工作,并尝试将其内容融入到更广泛的教育体系之中。她认为,只有让百姓真正了解历史、尊重多元文化,才能实现长治久安。

为此,她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设立“讲史堂”,邀请学者为百姓讲解《万邦志》中的故事,并结合当地风俗进行改编演出。此外,她还支持将书中内容编入科举考试,使士子们从小便能接触到这部宏大的世界通史。

在她的推动下,《万邦志》不仅成为士人必读的经典之作,也成为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。一部以书中人物为主角的小说《四海英雄传》更是风靡一时,被无数人争相传阅。

与此同时,马皇后还大力支持海外文化的引进。她派遣使者前往西域、南洋等地,搜集各国典籍、音乐、绘画等艺术作品,并在京城设立“万国艺馆”,专门用于展示和研究异域文化。

一次,一位来自波斯的画家受邀前来交流,他的画作《星辰之夜》惊艳四座,甚至被宫廷收藏。马皇后亲自接见了他,并赠予他一块象征友谊的玉佩,希望他能在大明留下更多艺术瑰宝。

军事方面,随着新型火药和复合装甲的应用,大明水师的实力大幅提升。马皇后意识到,这是扩大外交影响力的关键时刻。

她派遣使团前往日本、朝鲜、琉球等地,除了赠送先进的火器样品外,还提出了共同开发海上贸易航线的建议。这一提议得到了广泛响应,尤其是日本幕府,表示愿意与大明共建一支联合舰队,维护东海航道安全。

与此同时,大明的考察队从非洲带回的信息也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。她命人整理资料,绘制地图,并着手筹备新一轮远洋航行计划。她希望借此机会,进一步拓展大明的对外贸易网络,同时也为国内的手工业者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。

为了确保远航的安全,她命令海军将领加紧训练,提升战舰作战能力。同时,她还设立了“航海学院”,培养新一代的航海人才。

随着时间推移,马皇后所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逐渐深入人心,国家治理水平稳步提升,百姓生活日益富足。然而,她深知,真正的盛世并非靠一人之力便可成就,唯有制度健全、民心凝聚,方能长久稳固。

在一个春日午后,她登上皇宫最高处的观星台,俯瞰这座繁华的京城。远处,百姓安居乐业,百业兴旺;近处,官员勤勉奉公,军队整肃有序。她轻叹一声,心中却无比坚定。

她知道,未来的路依然漫长,但她已为这片土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。只要坚持下去,终有一日,大明将迎来真正属于它的黄金时代。

马皇后站在观星台上,目光穿越层层宫墙,落在远处的市井烟火之上。她心中明白,自己虽已为大明铺就了改革之路,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
就在这时,一名内侍匆匆赶来,低声禀报:“娘娘,清风司赵主事求见,说是有要事禀报。”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