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上善若水,寻安

关灯
护眼
第150章 异国交锋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我看到几位年长的中国学者皱起眉头,但更多的外国听众开始点头。郑淮安坐在第一排,面无表情,但我注意到他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,似乎在思考什么。</br>

"最后,我想用师父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演讲。"我环视全场,"『药无高下,效者为珍;膳无贵贱,适口为佳』。谢谢大家。"</br>

掌声如雷,持续了很久。我鞠躬致谢,目光却不经意间与郑淮安相遇。出乎意料的是,他居然也轻轻鼓了掌,虽然动作很克制。</br>

接下来的半小时是郑淮安的演讲时间。我坐在台下,准备聆听这位老对手的高见。</br>

"各位同仁,"郑淮安的开场白直截了当,"我不同意程远先生的观点。"</br>

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。郑淮安没有用任何幻灯片,而是拿出一本线装古籍,小心翼翼地翻开。</br>

"这是明代御医龚廷贤所着的《寿世保元》,"他的英语出人意料地流利,"里面详细记载了宫廷药膳的制作方法。请注意,每一种配方都精确到''分'',每一种火候都精确到''息''。为什么?因为古人知道,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"</br>

他列举了几个例子,证明古方配伍的精妙之处,然后话锋一转:"程先生主张的''本土化创新'',听起来很美好,但实际上是对传统的亵渎。就像你不能随意更改中药方剂一样,药膳的配方也不应随意改动。"</br>

我忍不住皱眉。郑淮安的理论看似严谨,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——药膳之所以不同于中药,正是因为它更灵活,更贴近日常生活。</br>

"我承认,"郑淮安继续说,"不同地区的人体质有差异,但这应该通过调整剂量来实现,而不是随意替换主药。如果连基本配方都改了,那还叫什么药膳?不如叫''营养餐''算了。"</br>

台下开始有小声的讨论。我看到姆瓦纳医生摇了摇头,安娜博士则快速记录着什么。</br>

郑淮安最后总结道:"药膳的未来,在于回归本源,严格遵循古法。创新可以,但必须在传统的框架内进行。谢谢。"</br>

掌声比我的演讲时小了不少,但几位中国老专家鼓掌特别用力。郑淮安鞠躬下台,经过我身边时,嘴角微微上扬,似乎在说:"看,我才是对的。"</br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br>

喜欢上善若水,寻安请大家收藏:()上善若水,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