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上善若水,寻安

关灯
护眼
第160章 世界舞台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"这些器具出自12世纪西伯利亚萨满医师之墓,"伊万诺夫解释道,"检测显示铜刀和银钵含有特殊合金,能催化某些药物反应。"</br>

郑淮安小声对我说:"看那个铜盘!纹路和你的铜铲几乎一样!"</br>

确实,屏幕上的特写显示铜盘表面有类似的螺旋纹路,只是排列方式略有不同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俄罗斯团队也发现了这些器具与地磁场的相互作用。</br>

"这不可能是巧合。"郑淮安喃喃道,"两地相隔万里,怎么会..."</br>

茶歇时,伊万诺夫主动找我们交流。这位身材魁梧的俄罗斯学者英语流利,带着浓重的西伯利亚口音。</br>

"程教授,我们对您的研究深表敬意。"他真诚地说,"西伯利亚的发现似乎印证了您的理论——古代药师们独立发现了金属催化在制药中的妙用。"</br>

彼得罗娃博士却不客气地插话:"或者,这些知识是从中国传到西伯利亚的?毕竟,你们的历史更悠久。"她的语气带着微妙的挑衅。</br>

"科学不分国界,知识没有疆域。"我平和地回答,"重要的是,我们如何从古人智慧中汲取灵感,解决现代医学难题。"</br>

伊万诺夫赞赏地点头,邀请我们参加晚上的小型研讨会,详细交流发现细节。彼得罗娃明显不悦,但没再说什么。</br>

晚餐后,我们来到会议中心的一个小会议室。除了中俄团队,还有印度、伊朗和德国的几位专家。伊万诺夫展示了更多未在大会上公开的数据,包括铜盘在极光下的异常反应。</br>

"极光?"程明惊讶地问,"您是说地磁暴会影响药具性能?"</br>

"确实如此。"伊万诺夫调出一组数据,"在特定地磁条件下,铜盘的催化效率提高近三倍。我们推测,萨满医师可能选择在极光强烈时制药。"</br>

这与我们发现满月时药效更好的现象异曲同工!郑淮安迫不及待地分享了我们关于月相影响的研究,两国团队越聊越投机。</br>

彼得罗娃却一直冷眼旁观。当讨论转向器具的金属成分时,她突然发问:"程教授,您的铜铲检测过锎元素吗?"</br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br>

喜欢上善若水,寻安请大家收藏:()上善若水,寻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