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算鼎三国:玄镜红颜录

关灯
护眼
第505章 卧龙凝思,疑虑暗生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议事厅的门在我身后缓缓关上,将那沉重而压抑的气氛暂时隔绝。</br>

元直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执行“暗线”任务的阴影之中,</br>

而我,则需要立刻投身于那声势浩大、万众瞩目的“明线”撤退的统筹规划。</br>

然而,就在我转身准备离开,前往我的临时指挥所时,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。</br>

诸葛孔明。</br>

他并没有像关、张二将军那般急匆匆地离去,也没有像糜竺、糜芳那样忧心忡忡地直奔府库,</br>

而是独自一人,缓步走在回廊之下。</br>

月色惨淡,星光黯然,廊下的灯笼摇曳着昏黄的光晕,将他那标志性的羽扇纶巾的身影,拉得颀长而略显孤寂。</br>

他走得很慢,似乎每一步都在丈量着脚下的青石板,又似乎在丈量着心中的疑虑。</br>

他的目光低垂,眉头微蹙,那张总是带着从容自信、智珠在握神情的脸上,此刻却笼罩着一层难以言喻的深思。</br>

按理说,大计已定,主公也已艰难颔首,作为力主撤退、并为“偕民南撤”提供了诸多关键性建议的谋士,</br>

他此刻本应是心头大石落地,或是立刻投入到具体的方略制定中去。</br>

但他此刻的状态,却更像是在…复盘,在审视,在探究那看似已经尘埃落定的决策背后,是否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暗流。</br>

我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缓了。</br>

隔着一段距离,我静静地观察着这位卧龙先生。我深知此人的智慧冠绝当世,洞察力更是敏锐得惊人。</br>

刚才在议事厅内,他虽然完美地配合了我与元直,</br>

将主公引导向了“偕民南撤”这个唯一的“仁义”选项,并且在战略层面上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补充论证,</br>

但我总觉得,他并非完全没有察觉到一丝异样。</br>

我的计划,是否太过“完美”了?</br>

尤其是在应对主公关于百姓安置、粮草调度、路线规划等诸多细节问题时,</br>

我给出的答案,虽然都经过深思熟虑,逻辑严密,并且有元直在一旁不动声色地提供数据和可行性支持,</br>

但那种近乎“无懈可击”的周全,那种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流畅与自信,</br>

对于一个临时提出、旨在应对突发危机的庞大计划而言,是否显得有些…刻意了?</br>

我了解孔明。</br>

他是一个追求极致完美和逻辑自洽的人。</br>

面对如此庞大复杂、变数丛生的偕民撤退,他不可能不清楚其中潜藏的无数风险和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。</br>

粮草从何而来?数十万人的行进速度如何保证?面对曹军精锐骑兵的追击,如何有效组织防御?</br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