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

关灯
护眼
第7章 朝阳市《凌源市》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凌源地区历史源远流长,早在新石器晚期,就有先民在此栖息生活 。距今5000年前,红山文化在这里发源于此,凌源城北15千米处的牛河梁遗址 ,便属于新石器红山文化晚期 ,这表明凌源曾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 。</br>

商代,凌源属于孤竹国地 ;周初期为燕国领土,燕昭王十二年设置右北平等郡,凌源属于右北平郡 ;战国时属燕国右北平郡 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,于凌源东城关镇街道安杖子村设置平刚县,仍然隶于右北平郡 。西汉初,右北平郡移至平刚,这里成为郡、县两级治所 。东汉建武后,右北平郡治迁土垠,凌源为乌桓地,后入鲜卑东部 。三国时,凌源属于魏国 。晋初期为鲜卑东部,以后被鲜卑慕容氏占领,先后为前燕、前秦、后燕和北燕属地 。南北朝时期归北魏、北齐所辖,属营州建德郡 。</br>

隋朝时,凌源为辽西郡地,属柳城县 ;唐为营州柳城地,后为库莫奚、契丹地 。辽统和二十五年为大定府榆州、潭州龙山县地,隶中京道大定府 。金时,废州存县,属和众、龙山二县地,隶北京路 。元为大宁路和众县,隶北京路 。明朝为营州左屯卫和中屯地,隶大宁都指挥使司 ,永乐后,大宁都司南迁,此地被废弃,后入朵彦卫,自此荒废二百余年 。天顺后,属兀良喻朵颜卫地 。嘉靖二十五年,为蒙古达颜汗后裔各部所辖 。崇祯八年,为喀喇沁左翼旗地,隶卓索图盟 。</br>

清乾隆三年,于今凌源镇设塔子沟厅,隶直隶省 ;四十三年,撤厅置建昌县,隶承德府 ;光绪二十九年,改隶朝阳府 。民国三年因与其他县同名改名为凌源县,归热河特别区辖 。1928年,凌源县归热河省辖 。1931年,凌源县分为凌源县和凌南县 。1933年,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凌源县,建立伪政权,隶伪热河省公署 。1937年,凌源和凌南两县合并为建昌,县治所迁至今建昌镇 。1940年,县旗合并,实行蒙汉联治,归喀喇泌左旗辖 。1945年“九·三”胜利后,建立县政府,隶冀热辽区热东专署 。1946年1月,国民党设置凌源县政府 。1947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凌源,成立凌源县人民政府,县城解放后仍隶热东专署 。1948年12月,热东专署被撤销,隶热河省 。1956年1月撤销热河省,凌源县归辽宁省锦州专区所辖 。1959年1月,划归朝阳市 。1964年归朝阳行政公署辖 。1984年属朝阳市 。1991年12月21日,民政部批准撤销凌源县,设立凌源市 。1992年2月14日,由辽宁省朝阳市代管 。</br>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凌源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。全国着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胡景芳便来自凌源 ,他的作品深受广大儿童喜爱,茅盾曾号召全国有志文学青年向他学习 。还有军事家罗文将军 ,他南征北战,文武双全,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。</br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br>

喜欢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请大家收藏:()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