绥中县,这座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西南部的县城,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。它濒辽东湾,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9o34′-120o31′、北纬39o59′-40o37′之间 。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相望,南临渤海,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、抚宁县、青龙满族自治县接壤,北枕燕山余脉与建昌县毗邻,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冲,总面积达2780.26平方千米。</br>
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</br>
绥中的历史源远流长,早在远古时期,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息繁衍。商时,绥中地区属孤竹国;西周时属幽州;春秋时期属燕地幽州;战国时期归辽西郡管辖。秦时期依旧属辽西郡。西汉实行郡县制,绥中地区属辽西郡海阳县。东汉时,这里归属辽东属国昌辽县,东汉末年,乌桓占据此地后被曹操收复。魏时属幽州昌黎郡。西晋太康十年(289年),割幽州的昌黎、辽东等郡设置平州,州治设于襄平县(今辽阳),绥中地区属平州昌黎郡昌黎县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前燕(337年 - 370年)时绥中地区属平州成周郡,后属平州昌黎郡集宁县;后燕(384年 - 408年)和北燕(409年 - 436年)时,属平州乐浪郡。南北朝时期北魏时,绥中地区属营州昌黎郡广兴县;534年,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,绥中地区属东魏营州昌黎郡。</br>
隋时期,绥中地区属柳城郡柳城县,唐属河北道营州。贞观十年(636年)在乌突汁达罕部落(今前卫镇附近)置威州,后改瑞州,又置来远县。五代后唐明宗时,契丹攻陷营州,916年改瑞州为来州,绥中地区属中京道大定府来州来宾县和隰州海滨县,金时属北京路瑞州(州治所在今前卫镇)瑞安县。元时期绥中地区初属辽阳行省北京路瑞州(州治所在今前卫镇),后改属大宁路瑞州。</br>
明清时期,绥中地区被称作“中前所”,是重要的军事要地,中前所始建于明代宣德三年(1428年)。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中前所被清兵攻陷。清实行府、州、县制,康熙二年(1663年)前屯卫、中后千户所、中前千户所归宁远州治,属奉天府。康熙三年(1664年)属广宁府,康熙四年改属锦州府。1900年10月,八国联军之俄国军队侵占前所、前卫、中后所等城,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分宁远州六股河以西部分建绥中县,治所在中后所,随后俄军撤走。</br>
民国时期,绥中地区开始简称前所。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州、府制,实行省道制,绥中县隶属奉天省辽沈道。民国17年(1928年),废道制,绥中县直属奉天省,次年奉天改称辽宁。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后,1932年1月5日,日军乘装甲车侵入绥中,民国23年(伪满康德元年、1934年)4月,绥中地区属伪满设立的锦州省,日本军国主义占领绥中长达14年。民国32年(伪满康德10年、1943年)春,中国共产党组建凌青绥联合县办事处,统辖绥中县西北部抗日游击根据地,属冀热辽边区热东十六专署。民国34年(1945年),“八.一五”东北光复,八路军收复绥中,9月10日成立绥中县政府,属冀热辽边区热东十八专署。11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绥中,建立县政府,隶属辽宁省。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