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华夏揽胜:走遍神州总攻略

关灯
护眼
第5章 葫芦岛市《建昌县》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建昌县,地处辽宁省西南部,它南接河北省青龙县与葫芦岛市绥中县,北依朝阳市喀左、朝阳两县,东靠葫芦岛市兴城、连山两市区,西临凌源 ,总面积达3195平方千米,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重要交通要道。截至2024年末,建昌县总户数户,总人口人,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朝阳路一段。</br>

一、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</br>

建昌县历史源远流长,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,那时境域初为冀州,后属幽州的孤竹国属地。在漫长岁月里,这片土地见证了朝代更迭,也融合了多元文化。西周时,建昌归属于燕国领域;春秋时期,被纳入燕国的辽西郡。战国时期,此地先归属山戎,后并入东胡,见证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。</br>

秦汉时期,建昌的行政归属不断变化。秦代实行郡县制,建昌地属右北平郡。西汉时,建昌属幽州刺史部右北平郡,其西部白狼水流域(今大凌河),即岭上归白狼县管辖;东部六洲河流域(今六股河)属文城县管辖。东汉时,西北部属鲜卑部领地,东南部归幽州刺史部管辖。三国时期,岭上为鲜卑割据,岭下归魏的昌黎郡所辖。</br>

魏晋至隋唐,建昌历经西晋、东晋十六国、南北朝、隋、唐等时期,先后归属不同的州郡。在这一时期,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深度融合,为建昌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例如,东晋十六国时期,前燕、前秦、后燕、北燕先后统治此地,都属平洲昌黎郡管辖,这使得昌黎郡的文化在此地得以传播和发展。</br>

宋明时期,建昌的归属同样复杂。北宋时期,辽统治此地,建昌属中京道大定府的潭州龙山县管辖,岭下东南部属隰州海滨县管辖。金时,岭上属北京路利州龙山县所辖,岭下为宗州海滨县管辖。元代属大宁路利州龙山县,东南境属瑞州海滨县。明朝洪武年间,建昌一带属京师大宁都司营州中屯卫管辖,后被兀梁哈部占据,崇祯八年,归附后金的蒙古族喀喇沁部设置喀喇沁左旗统辖建昌地域,蒙古族文化也在此留下了深刻印记。</br>

清代,乾隆三年设塔子沟厅,建昌一带属直隶省承德州塔子沟厅管辖。乾隆四十三年,取古建德郡和昌黎郡之首字“建昌”,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,隶承德府。此后,建昌县的行政区域虽有调整,但名称沿用至今。民国时期,建昌县经历了多次改名和区域调整。1914年,因与江西建昌府重名,且大凌河源出县境,改称凌源县,属热河道。1931年,成立凌南设治,1937年,凌南、凌源两县合并,复名建昌县。</br>

在历史长河中,建昌县涌现出不少历史人物。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,郑桂林带领100名骨干到绥中、兴城、凌南、锦西抗日前线进行抗日活动,他任命邓文风为义勇军第四十八路军副司令,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英勇的抗日篇章,成为建昌人民心中的英雄。</br>

二、乡镇概况</br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