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良,字季常,襄阳宜城人。他们兄弟五个,全都有才有名气,家乡人编了句顺口溜:“马氏五常,白眉最良。” 马良的眉毛中间有撮白毛,所以大伙儿这么叫他。</br>
刘备掌管荆州的时候,征召马良做了从事。后来刘备进蜀地,诸葛亮也跟着去了,马良留在荆州。他给诸葛亮写信说:“听说雒城已经打下来了,这是老天爷保佑啊。尊兄您顺应时势辅佐世人,成就大业光耀国家,这苗头已经很明显了。(裴松之觉得,马良大概和诸葛亮结为兄弟,或者有亲戚关系,诸葛亮年纪大,所以马良叫他尊兄。)灵活运用深远的谋略,审慎对待重要事务并展现远见,这样来选拔人才,才符合当下的时势。要是能和光同尘、让远方的人归顺,德行传遍天地之间,让世人能听从善言、服从道义,使高雅美妙的音乐和低俗的靡靡之音协调共存,既对事情有利,又不扰乱秩序,这就像最棒的管弦乐、师旷那样的曲调。我虽然不是俞伯牙,也忍不住要为您击节赞叹!” 后来刘备征召马良做了左将军掾。</br>
之后马良奉命出使吴国,他对诸葛亮说:“现在我肩负国家使命,要让蜀吴两家和睦,麻烦您帮我在孙将军面前引荐一下。” 诸葛亮说:“您试着自己写封信看看。” 马良马上草拟了一封,写道:“我们君主派掾吏马良来通好,延续昆吾、豕韦那样的功勋。我是个老实人,在荆楚一带还算有名,虽没有仓促之间能展现的华丽文采,却有善始善终的美德,希望您能放下身份接纳我,让我不辜负使命。” 孙权挺敬重他,好好招待了他。</br>
刘备称帝后,任命马良为侍中。后来东征吴国,派马良去武陵招纳五溪的蛮夷部落,那些部落的首领都接受了印信封号,完全符合刘备的心意。可没多久,刘备在夷陵打了大败仗,马良也在这场战乱中被杀。刘备任命马良的儿子马秉为骑都尉。</br>
马良的弟弟马谡,字幼常,以荆州从事的身份跟着刘备进了蜀地,后来做了绵竹成都令、越隽太守。马谡才气过人,喜欢谈论军事谋略,丞相诸葛亮特别器重他。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:“马谡这人文过其实,不能重用,你可得好好考察他!” 可诸葛亮不这么认为,让马谡做了参军,每次召见他谈论事情,都能从白天聊到黑夜。</br>
《襄阳记》里说,建兴三年,诸葛亮征讨南中,马谡送了他几十里地。诸葛亮说:“咱们虽然一起谋划了好几年,现在还请你再给我些好建议。” 马谡回答:“南中这地方仗着地势险要偏远,早就不服管了,就算今天打败他们,明天还会反叛。现在您正倾尽全国之力北伐对付强大的敌人,他们知道咱们内部空虚,反叛得更快。要是把他们赶尽杀绝来除后患,既不是仁人该做的事,也没法仓促办成。用兵的道理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;心理战为上,硬拼为下,希望您能让他们真心归顺。” 诸葛亮采纳了他的计策,赦免了孟获,让南方真心臣服,所以直到诸葛亮去世,南方都没再反叛。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