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白话三国志

关灯
护眼
第42章 霍王向张杨费传(一)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霍峻,字仲邈,是南郡枝江县人。他的哥哥霍笃,在乡里聚集了几百人的队伍。霍笃去世后,荆州牧刘表让霍峻统领这支队伍。刘表死后,霍峻带着队伍归顺了先主刘备,刘备任命他为中郎将。</br>

刘备从葭萌向南返回袭击刘璋时,留下霍峻驻守葭萌城。张鲁派遣将领杨帛诱骗霍峻,想让他一起守城,霍峻说:“我的头你可以拿去,但城你别想得到。” 杨帛只好撤退离开。后来刘璋的将领扶禁、向存等人率领一万多人从阆水逆流而上,围攻霍峻,将近一年都没能攻下。霍峻城中的士兵只有几百人,他趁敌军懈怠的间隙,挑选精锐士兵出击,大败敌军,当场斩杀了向存。</br>

刘备平定蜀地后,嘉奖霍峻的功劳,就从广汉郡分出部分地区设立梓潼郡,任命霍峻为梓潼太守、裨将军。霍峻在任三年,四十岁时去世,遗体运回成都安葬。刘备十分哀悼惋惜,就下诏给诸葛亮说:“霍峻是个优秀的人才,又对国家有功,我想亲自去祭奠他。” 于是亲自率领百官前来参加吊唁仪式,还在霍峻的墓旁留宿,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极大的荣耀。</br>

霍峻的儿子霍弋,字绍先,先主刘备末年担任太子舍人。后主刘禅即位后,任命他为谒者。丞相诸葛亮向北驻守汉中时,请求让霍弋担任记室,让他和自己的儿子诸葛乔一起相处交往。诸葛亮去世后,霍弋担任黄门侍郎。后主立太子刘璿时,任命霍弋为中庶子。刘璿喜欢骑马射箭,出入没有规矩,霍弋引用古代的道理,全力规劝进谏,很懂得相互切磋的分寸。</br>

后来霍弋担任参军庲降屯副贰都督,又转任护军,像以前一样统管事务。当时永昌郡的夷獠仗着地势险要不归顺,多次入侵作乱,于是任命霍弋兼任永昌太守,率领偏军讨伐他们,斩杀了他们的头领,捣毁了他们的村落,郡内得以安宁。霍弋升任监军翊军将军,兼任建宁太守,回去统管南郡事务。景耀六年,霍弋进封号为安南将军。这一年,蜀国被魏国吞并。霍弋和巴东领军襄阳人罗宪各自保全了一方土地,之后献上土地归附魏国,都被沿用原来的官职,受到格外的恩宠优待。</br>

《汉晋春秋》记载:霍弋听说魏军来了,想赶赴成都,后主认为防御敌人的安排已经确定,没有同意。等到成都失守,霍弋穿着白色丧服痛哭,大规模哭祭了三天。将领们都劝他应该赶紧投降,霍弋说:“现在道路堵塞,不清楚主上的安危,这种重大的去留问题,不能草率决定。如果主上和魏国讲和,被以礼相待,那么我保全境内再投降,也不晚。如果主上万一遭受危难和屈辱,我将以死抵抗,还说什么快慢呢!” 得到后主向东迁移的消息后,霍弋才率领六郡的将领和太守上奏表说:“我听说人一生受恩于君、父、师三人,对待他们要一样尽心,只要是危难所在,就会献出自己的生命。现在我国灭亡,主上归附,我坚守到死也没有了意义,所以献上自己,不敢有二心。” 晋文王很赞赏他,又任命他为南中都督,把原来的职务托付给他。后来霍弋派遣将领出兵救援吕兴,平定了交址、日南、九真三郡,因功被封为列侯,进封号为崇赏将军。霍弋的孙子霍彪,担任晋朝的越巂太守。</br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