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白话三国志

关灯
护眼
第42章 霍王向张杨费传(一)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《襄阳记》记载:罗宪,字令则。他的父亲罗蒙,在蜀地躲避战乱,官做到广汉太守。罗宪年轻时因为才学出名,十三岁就能写文章。后主立太子时,罗宪担任太子舍人,后来升任庶子、尚书吏部郎,以宣信校尉的身份两次出使吴国,受到吴国人的称赞。当时黄皓干预朝政,很多人都依附他,只有罗宪不与他同流合污,黄皓怨恨他,把他降职为巴东太守。当时右大将军阎宇统领巴东,担任领军,后主任命罗宪为阎宇的副手。</br>

魏国讨伐蜀国时,征召阎宇向西返回,留下阎宇的两千士兵,命令罗宪防守永安城。不久后罗宪听说成都战败,城中动荡不安,长江边的官吏都弃城逃跑,罗宪斩杀了一个散布成都叛乱消息的人,百姓才安定下来。得到后主投降的指令后,罗宪率领部下在都亭哭祭了三天。吴国听说蜀国战败,出兵向西进发,表面上声称救援,实际上想袭击罗宪。罗宪说:“我国灭亡,吴国本是唇齿相依的邻国,却不体恤我们的危难反而想谋取利益,背弃盟约。况且汉朝已经灭亡,吴国又能长久到哪里去,我难道能做吴国的降虏吗!” 罗宪坚守城池,修缮武器,向将士们宣誓,用节义激励他们,将士们没有不拼命的。</br>

吴国听说锺会、邓艾战败,蜀国众多城池没有主人,有兼并蜀国的想法,但巴东被坚守,军队无法通过,就派步协率领部众向西进军。罗宪在长江边抵御射箭,抵挡不住,派遣参军杨宗突围向北出去,向安东将军陈骞告急,又送文武官员的印绶、人质到晋王那里。步协攻打城池,罗宪出兵和他交战,大败步协的军队。孙休发怒,又派遣陆抗等人率领三万人马增加对罗宪的包围。被围攻总共六个月,救援也没有到来,城中一半以上的人都生病了。有人劝说罗宪逃跑,罗宪说:“作为百姓的主心骨,是百姓所敬仰的,危难时不能让他们安定,紧急时刻又抛弃他们,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,我要在这里献出生命。” 陈骞向晋王进言,派遣荆州刺史胡烈救援罗宪,陆抗等人率军撤退。晋王就沿用罗宪原来的官职,任命他为凌江将军,封为万年亭侯。</br>

恰逢武陵四个县的民众反叛吴国,任命罗宪为武陵太守、巴东监军。泰始元年,罗宪改封为西鄂县侯。罗宪派遣妻子儿女居住在洛阳,武帝任命他的儿子罗袭为给事中。泰始三年冬天,罗宪入朝,升任冠军将军、假节。泰始四年三月,罗宪跟随武帝在华林园赴宴,武帝询问蜀国大臣子弟的情况,之后又询问前辈中应该及时录用的人,罗宪推荐了蜀郡的常忌、杜轸、寿良、巴西的陈寿、南郡的高轨、南阳的吕雅、许国、江夏的费恭、琅邪的诸葛京、汝南的陈裕,这些人随即都被录用,在当时都很出名。</br>

罗宪返回后,袭击夺取了吴国的巫城,趁机献上讨伐吴国的计策。罗宪正直严谨,对待士人不知疲倦,轻视财物,喜欢施舍,不经营产业。泰始六年,罗宪去世,追赠安南将军,谥号为烈侯。他的儿子罗袭,以凌江将军的身份统领部下,去世得早,追赠广汉太守。罗袭的儿子罗徽,担任顺阳内史,永嘉五年被王如杀害。这里写作 “献”,名字和本传不同,不清楚哪个正确。</br>

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:()白话三国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