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白话三国志

关灯
护眼
第53章 黄李吕马王张传(二)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张表是当时的名士,名声声望超过马忠;阎宇向来有功劳和才干,做事精明勤奋。他们在马忠之后担任类似的职务,但在威望和功绩方面,都比不上马忠。(《益部耆旧传》说:张表是张肃的儿子。《华阳国志》说:张表是张松的儿子,不太确定。阎宇,字文平,是南郡人。)</br>

王平,字子均,巴西宕渠人。他小时候过继给外婆家,姓何,后来才改回王姓。他跟着杜濩、朴胡到了洛阳,被临时任命为校尉,跟随曹操征讨汉中,后来投降了先主刘备,被任命为牙门将、裨将军。</br>

建兴六年,王平隶属参军马谡,担任先锋。马谡放弃水源,驻军山上,指挥混乱,王平多次规劝马谡,可马谡不听,结果在街亭大败。蜀军士兵四散奔逃,只有王平带领的一千人,敲着战鼓稳住阵脚。魏将张合怀疑有埋伏,没敢逼近。于是王平慢慢收拢各营溃散的士兵,率领将士撤回。丞相诸葛亮诛杀马谡和将军张休、李盛后,又剥夺了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,唯独王平得到重用提拔,被加封为参军,统领五部兵马并负责军营事务,晋升为讨寇将军,封为亭侯。</br>

建兴九年,诸葛亮包围祁山,王平另外率军驻守南围。魏大将军司马懿攻打诸葛亮,张合攻打王平,王平坚守阵地,张合没能攻克。建兴十二年,诸葛亮在武功去世,蜀军撤退,魏延发动叛乱,一战就被打败,这是王平的功劳。之后,王平升任后典军、安汉将军,辅佐车骑将军吴壹驻守汉中,还兼任汉中太守。建兴十五年,他进封安汉侯,代替吴壹都督汉中。延熙元年,大将军蒋琬驻守沔阳,王平改任前护军,处理蒋琬府中的事务。延熙六年,蒋琬返回涪城驻守,王平被任命为前监军、镇北大将军,统领汉中军务。</br>

延熙七年春天,魏大将军曹爽率领十多万步兵骑兵进攻汉川,前锋已经到了骆谷。当时汉中守军不到三万人,将领们都很惊慌。有人说:“现在兵力不足以抵抗敌人,应该坚守汉、乐二城,让敌人进来,等涪城的军队赶来就能救援关口了。” 王平说:“不对。汉中离涪城将近一千里,敌人如果夺取关口,就会酿成大祸。现在应该先派刘护军、杜参军占据兴势,我来担任后援;如果敌人分兵进攻黄金,我就率领一千人亲自去对付,这段时间里,涪城的军队就能赶到,这才是上策。” 只有护军刘敏和王平想法一致,马上按这个计策行动。涪城的各路军队以及大将军费祎从成都相继赶到,魏军撤退,一切都像王平谋划的那样。当时,邓芝在东边,马忠在南边,王平在北边边境,都立下了显着的功绩。</br>

王平在军队里长大,不会写字,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,但他口述让别人代写的文书,都有条有理。他让人读《史记》《汉书》等史书,听完后,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大意,谈论起来也能抓住要点。他遵守法度,说话严肃,从早到晚,整天端坐着,没有武将那种粗犷的样子。不过他性格狭隘多疑,常常看轻自己,这是他的缺点。延熙十一年,王平去世,他的儿子王训继承了爵位。</br>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br>

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:()白话三国志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