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忠,字德信,是巴西阆中人。他小时候在舅舅家长大,姓狐,名叫狐笃,后来才恢复本姓马,改名叫马忠。他曾在郡里当差,建安末年被推举为孝廉,任命为汉昌县长。</br>
先主刘备东征,在猇亭打了败仗,巴西太守阎芝征发各县五千士兵来补充军队的空缺,派马忠送去。先主已经回到永安,见到马忠并和他交谈后,对尚书令刘巴说:“虽然失去了黄权,但又得到了狐笃,这说明世间不缺贤才啊。”</br>
建兴元年,丞相诸葛亮开设府署,任命马忠为门下督。建兴三年,诸葛亮进入南方,任命马忠为牂牁太守。当时郡丞朱褒反叛,叛乱平定后,马忠安抚体恤百姓,治理地方,很有威望和恩德。</br>
建兴八年,马忠被召回担任丞相参军,协助长史蒋琬处理留府的事务,还兼任州里的治中从事。第二年,诸葛亮出兵祁山,马忠到诸葛亮的军营,参与处理军事事务。军队返回后,他督率将军张嶷等人讨伐汶山郡反叛的羌人。</br>
建兴十一年,南夷首领刘胄反叛,扰乱多个郡县。朝廷征召庲降都督张翼回朝,让马忠代替张翼的职位。马忠率军斩杀了刘胄,平定了南方地区,被加封为监军奋威将军,封为博阳亭侯。</br>
起初,建宁郡有人杀死太守正昂,还把太守张裔捆绑起来送到吴国,所以都督一直驻守在平夷县。到马忠任职时,就把治所迁到味县,处于百姓和夷人中间。另外,越巂郡也长期失去土地,马忠率领太守张嶷收复了旧郡,因此被加封为安南将军,进封彭乡亭侯。</br>
延熙五年,马忠回到朝廷,接着到汉中,拜见大司马蒋琬,传达朝廷的诏旨,被加封为镇南大将军。延熙七年春天,大将军费祎北上抵御魏国敌军,把马忠留在成都,处理尚书事务。费祎回来后,马忠才回到南方。延熙十二年,马忠去世,他的儿子马修继承爵位。马修的弟弟马恢,马恢的儿子马义,曾任晋朝的建宁太守。</br>
马忠为人宽厚有度量,常常诙谐大笑,愤怒的情绪从不表现在脸上。但他处理事情果断,威严和恩德并存,所以蛮夷既敬畏又爱戴他。等到他去世,人们无不主动来到他的灵堂,痛哭流涕表达哀悼之情,还为他建立庙宇祭祀,直到现在庙宇还在。</br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