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深圳玻璃厂打工记

关灯
护眼
第900集:新挑战:品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U盘还在刘好仃的口袋里发烫,热得像是揣了块刚从炉口夹出来的玻璃渣。他没掏出来看,也没往电脑上插,只是把手按在工装裤外侧,感受那股持续的温热,像在确认某种心跳是否还在。</br>

早会开始前五分钟,小周抱着平板进来,看见刘好仃坐在老位置上,手还贴在口袋上,眉头没皱,眼神却不像平时那样松快。</br>

“又热了?”小周把平板放桌上,顺口问。</br>

刘好仃点点头,没多说。等人都到齐了,他把U盘掏出来,放在会议桌正中央,像搁下一块刚出炉的样品。</br>

“它越来越热了。”他说,“不是因为忙,是因为没人关。”</br>

老李端着茶杯坐下,盯着那枚小小的金属物件,“系统不是好好的?圣保罗那边参数对得比钟还准,咱们炉温也稳了,良品率提上去了,这不是正事办成了?”</br>

“是办成了。”刘好仃打开投影,调出三地过去六周的能源消耗曲线,“可咱们的电表也跑得比以前快了十二个点。”</br>

图上,三条线并行上升,像三股拧在一起的麻绳,越往上越紧,也越沉。</br>

“我们省了返工的钱,可地球没账本。”他指着曲线顶端的峰值,“它不会回消息,也不会点‘已读’,但它会记。”</br>

小周低头翻数据,嘀咕:“这能耗……是因为联动多了?”</br>

“是因为我们改得勤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青岛传个模板,圣保罗加几条参数,咱们这边立马调炉温。改得快,用得快,可每一步都在耗电,每一跳都在排碳。没人算过这个账。”</br>

办公室安静了几秒。风扇转着,空调滴水,像在替谁叹气。</br>

老李喝了一口茶,没接话。小周盯着屏幕,手指在平板上划来划去,像是想找点反驳的证据,最后却停在一条数据上——深圳厂区上周的废热回收率,只有37%。</br>

“这数字……不太行啊。”他抬头。</br>

“是不太行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:可持续发展。笔尖划到“续”字最后一横时,“啪”一声,断了。</br>

他愣了下,笔帽拧开,里面没墨了。</br>

老李默默从兜里掏出一支旧钢笔,笔帽上刻着“1987年厂庆”,递过去。</br>

刘好仃接过,拧开,墨水居然还能用。他在白板上重新写下那四个字,然后在底下加了一行小字:可持续=可存活。</br>

“咱们厂活了四十多年,靠的不是省钱,是活得下来。”他说,“现在咱们跟青岛、圣保罗连上了,不是为了比谁改得快,是为了让这根线,一直不断。”</br>

小周皱眉:“可这‘可持续’……听着像大公司搞的口号。咱们就是个玻璃厂,能干啥?”</br>

“上周圣保罗加的那三项参数,是谁规定必须加的?”刘好仃问。</br>

“没人规定。”小周答,“他们自己加的。”</br>

“为什么加?”</br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