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因为现场有温差,不加影响良品率。”</br>
“对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因为他们觉得该做。那我们现在,是不是也该做点没人规定,但该做的事?”</br>
他拿起笔,在白板上写下三个问题:</br>
我们的废玻璃,有多少真回炉了?</br>
夜班工人的体检,三年没更新了,算不算责任?</br>
巴西同事改参数时,有没有想过能耗?</br>
小周低头不说话,手指无意识在平板上滑动,点开一条旧新闻:《深圳某玻璃厂因排放超标被罚三百万元》。屏幕反光映在他镜片上,一闪而过。</br>
老李放下茶杯,声音沉了些:“咱们现在这KPI压得喘气,再加个‘可持续’,不就成了新指标?到时候开会更多,报表更多,活儿还是咱们干。”</br>
“上次青岛传模板,咱们用不用开会批?”刘好仃问。</br>
“不用。”</br>
“那为什么用?”</br>
“因为有用。”</br>
“对。”刘好仃看着他,“可持续也一样。不是为了应付检查,是为了让‘共振’不停。今天省下的能源,是明天还能用的炉火;今天改的一条流程,是以后别人愿意接着写的开头。”</br>
老李没再说话,手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,像在打拍子。</br>
小周抬起头:“可咱们从哪儿开始?总不能明天就全厂搞环保吧?”</br>
“不用明天。”刘好仃关掉投影,“但得今天想。我们以前改参数,是因为炉温不准;现在想可持续,是因为系统太热。它不会喊累,可它会烧。”</br>
他拿起U盘,握在手里,温度比刚才低了些。</br>
“我们不是要加任务。”他说,“是要换脑子。以前我们想的是‘怎么做得更快’,现在得想‘怎么活得更久’。”</br>
小周忽然问:“那……咱们现在算不算一个品牌了?”</br>
刘好仃笑了下:“以前是个厂。现在,是几个厂,做同一件事。有人在青岛,有人在圣保罗,有人在深圳。没人挂牌子,没人打广告,可活儿是一起干的。这不就是品牌?”</br>
“那品牌……也得有底线吧?”小周说,“不能光靠改参数活着。”</br>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/br>
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