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哥现在对他大哥李乾顺很佩服。李乾顺分东中西三线,各线收缩,的确能确保核心地区的防御,但事实上也放弃了广袤的地区。某种程度这就是承认西夏对大宋西军力有不及,不是每个西夏人都愿意承认这点的,李乾顺是最早接受这点的。</br>
如今青唐的战事发展让他有了这个机会,这个机会的核心在于察哥把主力拉出去,也不用过于担忧自己的核心地区,这里还是能留下兵力把守的,不用在一个广袤的战线上和宋军对抗,那样他处处被动。事实要是不放弃一些线,他现在也集中不起这接近五万的机动兵力,这是一支随时可以出击的军队。</br>
察哥看着地图上对面的宋军,仁多保忠,这个让西夏咬牙切齿的人。仁多保忠的骑兵是现在西夏的大麻烦,他们在河西走廊一线的存在,让西夏攻任何一个点,宋军都能借着这支骑兵有效的援助。</br>
察哥尽量平复自己的心态,不能让仇恨蒙蔽眼睛,他不能和宋军决战,意味着他不能选择歼灭对面的仁多保忠,他甚至得想办法稳住仁多保忠。察哥这点上认知很准,仁多保忠投了大宋不假,但一定不愿意自己和西夏硬拼,特别是不能第一个上,这是他作为降将的原罪,他不能让自己的精锐过早损失。</br>
察哥认为这就是他的机会,他必须在仁多保忠这支队伍上做文章,把宋兵吸引在河西走廊一线,然后他在奔袭最西边。</br>
……</br>
西夏皇宫。</br>
李乾顺现在的目光也在西边,至于东边河套传来有大宋军队尝试渗入,这事虽然烦心,但不是大事,双方都在相互渗透,各凭本事。大宋要直接介入河套地区,一个是东边麟府路,一个则是盐定路,还有一个鄜延路。鄜延路显然不可能,他们前面是耶律南仙的东线。麟府路威胁一样不大,他们也要越过耶律南仙,而且还要面对大辽。</br>
剩下一个盐定路,李乾顺只能放着。盐定路的盐州现在和西夏互市,他们借着商贸进入草原有其必然性,但他们有个极大的劣势,得越过沙漠。那片沙漠再不大,对大宋后勤也是个极大的负担。他们很难找到机会越过沙漠建立点,只要不在沙漠以北区域建立点,盐定路再折腾威胁也极其有限。</br>
河西走廊的战事却牵动李乾顺的心,一旦那边大宋完全实现战略构想,对西夏整个大局才是大麻烦,大宋可以在河西走廊和西夏形成对峙,还能进入西域。河西走廊作为一条长廊,西夏能确保的只是几个点,那种对峙对国力消耗才大。</br>
关于大宋青唐战事,李乾顺最初和察哥一样,有种鞭长莫及的感觉。现在宋军在那里迟迟不能解决事情,这么拖下去他们就会成为疲兵。这真的是李乾顺的机会。</br>
李乾顺不想干扰察哥的战场决策,但前期他分三线的准备现在就可以发挥用途。察哥是有机会在某个点集中优势兵力坡其一部的。他只是告诫察哥一定要学会等待,得稳住。要是真的找不到机会也只能如此。西夏必须等,这本就是他的策略。</br>
喜欢铁血西军:大宋杨家将后传请大家收藏:()铁血西军:大宋杨家将后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