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流支微微点头,说道:“佛法广大,虽源于天竺,但旨在普度众生,无论身处何地,皆能与当地的文化、理念相互交融,焕发出新的生机。”</br>
李承乾重新落座,示意菩提流支也坐下,继续说道:“高僧,朕打算大力支持你译经,让这《宝丽经》能尽快在大唐全境传播开来。你且说说,译经过程中还有何需求,朕定当全力满足。”</br>
菩提流支感激地说道:“陛下圣恩浩荡。目前译经工作虽进展顺利,但仍需一些精通佛理与文字的僧众协助,同时,译经所需的笔墨纸砚等物,若能得到充足供应,必能加快译经进度。”</br>
李承乾当即点头,说道:“此事朕自会安排。朕会从各大寺庙挑选优秀的高僧前来协助,至于笔墨纸砚等物,朕会命内务府源源不断地送往大福先寺。”</br>
菩提流支再次起身,深深行礼道:“陛下如此厚爱,贫僧定当竭尽全力,早日完成《宝丽经》的翻译。”</br>
李承乾满意地看着菩提流支,说道:“高僧一心向佛,为佛法传播不辞辛劳,朕深感敬佩。待《宝丽经》译完,朕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法会,弘扬此经,让更多的人受益。”</br>
随后,李承乾陷入了沉思,他在心中谋划着如何借助《宝丽经》巩固统治。他想,或许可以让各地官员在治理地方时,融入《宝丽经》的教义,引导百姓从善如流;在学校教育中,也适当渗透相关理念,培养民众对秩序与道德的尊重。</br>
过了一会儿,李承乾抬起头,目光坚定地对菩提流支说道:“高僧,这《宝丽经》对于我大唐意义非凡。朕希望你在翻译过程中,能注重经文的通俗易懂,让普通百姓也能领悟其中的智慧。”</br>
菩提流支认真地说道:“陛下放心,贫僧在翻译时,一直秉持着精准与通俗兼顾的原则,力求让佛法智慧惠及更多人。”</br>
李承乾微笑着点头,说道:“如此甚好。高僧回去后,便安心译经。朕期待着《宝丽经》能早日译完,为我大唐带来新的气象。”</br>
菩提流支起身告辞,李承乾亲自将他送至书房门口。望着菩提流支离去的背影,李承乾心中充满了期待。他深知,这部《宝丽经》或许将成为武周政权稳固发展的重要助力,而菩提流支,无疑是这场佛法与政治交融盛宴中的关键人物。在这宫殿的书房内,一个借助佛法巩固统治的计划,正悄然在李承乾心中成型,而《宝丽经》,则像是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即将在大唐的土地上激起层层涟漪。</br>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/br>
喜欢大唐储君请大家收藏:()大唐储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