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万历:朕成了暴君

关灯
护眼
第五章 幸进之徒赵士祯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在他的印象中,在金属冶炼和火器制造方面,西夷应该是领先的。

比如明军现在用的鸟铳,就是嘉靖年间在双屿之战中缴获葡萄牙人的火绳枪,明廷下旨仿造的。

差不多同时仿造的,还有佛朗机炮。在明军中装备极多,大大小小差不多有数万门。

但这两种火器,在朱翊钧看来,都是过时的,有着很大的缺陷。

所以,他要派人去壕镜,了解当时西夷的科技水平,主要是火器方面。

而且,他要看到西夷火器的实物,进行分析比较后,生产制造出大明的犀利火器。

穿越者嘛,这应该是固定的思路。

大搞先进武器,再组建强大军队,说打谁就打谁,想占哪就占哪。什么日不落,什么殖民全球……

当然,朱翊钧现在还没那么宏伟的理想,但他已经有了十年发展规划。

十年之内消除东北女真人的威胁,把辽东从卫所制改成府县制,移民实边,开发辽东,使辽东的军力达到十五六万,足以应对抗倭援朝之战。

同时,发展海军,建立起北洋和南海舰队。

北洋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倭国,南海舰队则保证海疆安定,并打击走私,为全面开放海贸提供保障。

嗯,朱翊钧不怕什么晦气,北洋舰队的名字他敢用。甚至以后会为军舰命名,什么七镇八远,拿来就用,他不在乎。

“感谢老张,嗯,是张先生。”朱翊钧要干成这些事情,自然是有底气。

说白了,就是有钱。尽管照他的标准,还差了很多。但张居正的改革,确实使大明的财政情况好转。

当时,太仆寺存银多达四百万两,加上太仓存银,总数约达七八百万两,太仓的存粮也可支十年之用。

可以说,张居正的改革,给大明续上了命。攒下的银子,也支撑了所谓的万历三大征。

正因为如此,朱翊钧才有底气去干几件大事。

只不过,要施展抱负,就要等到张居正蹬腿咽气。

这听起来不太道德,甚至是冷情冷性。但对朱翊钧,却是实话实说。

说白了,他对张居正没有什么感情。

不管是作为师长的尊敬,还是对其严苛教育的怨恨。

当然,作为对于改革先行者的钦佩,还是有的。

尽管改革有很多弊端,一条鞭法又被百姓骂为“残民一条鞭”。

“应该是历史的局限性,或者是被下面的官吏所蒙蔽。朕会给张先生死后哀荣,不会遭到无情的清算,还祸及家人。”

朱翊钧会推进改革的深化,也会修改和调整,比张居正走得更好更远。

“能够继承先生的遗志,将改革进行到底,应该足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啦!”

朱翊钧想到自己的宏伟蓝图,想到振兴大明,心中的些许愧疚也烟消云散了。

何况,他又不是医生,挽救不了张居正的生命。

既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、等着,再假惺惺地作态,那才真是矫情呢!

喜欢万历:朕成了暴君请大家收藏:万历:朕成了暴君
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