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东将门携军队坐镇本乡本土,为独占辽饷及相关利益,对外来军队大肆排挤。
在几次关键战役中,将门自私自利,导致许多从关内前来助战将领和军队,含恨陨落在辽东大地。
而将门之始,便可以从李成梁算起。
他能够屡战屡胜,靠的是手下“雄冠诸路”的数千家丁。
而供养这些家丁,靠的是他垄断全辽的商民之利,以及克扣普通士兵的军饷。
要知道,当时的辽东是卫所制,李成梁和他手下的军头,还能兼并军屯田地、虚报军饷来积累钱财。
这在明朝武将中,已经是普遍现象。
甚至,有些将领还会通过“出边赶马,以图印卖、杀良冒功、虚报战功”等方式,来扩大蓄养家丁的钱财来源。
不可否认的是,将领们蓄养的家丁在万历三大征中,均有着较为良好的表现。
但弊端也很明显,家丁是将领的私兵,只忠于将领。
在大明危亡之际,这些私兵难以承担起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。
“家丁盛行,应该归咎于万历。卫所制瓦解,边备废弛,却不思改革,默认了家丁的存在,或许还有姑息纵容。”
朱翊钧放下了奏疏,有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。
他需要的是象戚家军那样纪律严明、忠于国家的敢战之士,却不想再令家丁这个私军继续发展。
“朕有十年时间,兴利除弊、改革振兴、重整军备,什么女真人,什么倭人,还有蒙古人,全都给打得老老实实。”
朱翊钧觉得还不算晚,只是觉得大明真是积弊太多,到处都不合意,哪哪都要进行改革。
起身在殿内来回踱着步,朱翊钧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越是如此,越要定下心来,确定轻重缓急。
改革已经由张居正开始,虽要调整改善,但总归不用他再顶着巨大阻力,去当改革的急先锋。
张居正排除异己,提拔重用改革派的官员,也给朱翊钧铺平了道路。
现在,朱翊钧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等待大权在手,便能全力施展,挽救大明仅剩六十二年的国祚。
“嗯,不仅是挽救大明,更是拯救华夏气运,以及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。”
朱翊钧虽然充满信心,但也感受到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。
正在此时,宫人入内禀报,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前来觐见。
朱翊钧有些疑惑,但还是在御椅中正襟危坐,宣冯保入殿。
“大伴来啦!”冯保刚进到殿内,朱翊钧的声音便温和地响了起来。
冯保赶忙施礼拜见,礼毕才微微躬身,说道:“听说皇爷召见了刘守有,还派张鲸去主客司、会同馆、四夷馆和鸿胪寺宣布谕旨。”
“张先生迷惑,不知万岁用意?”
朱翊钧脸色立刻阴沉下来,心中恼怒。
自己还是皇帝吗,就这两件小事,张居正和冯保不仅马上就得到消息,还来质疑自己。
微抿了下嘴角,朱翊钧强压心火,神情也变得平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