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重生90年代,从混混到商界狂龙

关灯
护眼
第203章 《新股权格局》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春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届股东大会的余温尚未散去,紧接而来的便是更为核心的首届董事会换届选举。新挂牌的“多功能会议厅”内,气氛庄重肃穆。股东代表、新任董事候选人、监事会候选人以及见证律师悉数到场。空气里弥漫着权力更迭特有的凝重感。</br>

选举过程严格按照新颁布的公司章程进行,采用无记名投票与累积投票制相结合。最终结果揭晓:</br>

· 李向东,以高票连任执行董事长。</br>

· 罗燕,首次当选为董事,并同时被推选进入监事会。这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认可,更标志着“财务合规与监督”这条线,正式进入了公司最高决策与监督的核心治理层。</br>

新一届董事会的名单被郑重地张贴在会场前方的公告板上。法务专员全程记录会议,每一份签字的文件都被小心封存归档。代表着旧时代“厂长负责制”的治理模式,在这一刻彻底翻篇。</br>

杜工,这位见证了春雷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老师傅,站在崭新的名单前,久久凝视。他伸出手指,轻轻拂过“董事会”、“监事会”这些对他来说还略显陌生的称谓,最终落在“春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”的全称上,声音带着感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:“这次…是真的不一样了。是公司了,不是厂了。”</br>

就在董事会选举尘埃落定的同一天,一份印刷精美、装帧正式的文件——《春雷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白皮书(1993版)》——在厂区宣传栏、新设立的公司官网(虽然简陋)以及每位董事、监事的案头同步亮相。</br>

这份白皮书,是春雷向现代化、规范化公众公司迈进的制度基石。它清晰界定了“三会一层”的权责边界:</br>

· 股东会:公司最高权力机构,决定重大事项。</br>

· 董事会:执行股东会决议,负责公司经营决策和战略管理。</br>

· 监事会: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行为,维护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。</br>

· 管理层:在董事会授权下负责日常运营。</br>

尤为引人注目的是,它首次明确了员工持股的参与机制:员工所持股份,将通过依法设立的“春雷员工持股信托会”进行集中管理,该信托会作为机构股东,代表全体持股员工在股东会行使表决权、享有收益权并间接参与公司治理相关事务。</br>

林青青翻看着手中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打印本,神情有些复杂,带着一丝恍然:“真没想到…我们这么一家从车间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小厂,如今也要正儿八经地讲起‘三会分立’、‘信托治理’这一套了。”坐在对面的李向东放下文件,目光深邃:“不是‘要讲’,是‘必须讲’。不这么讲,不建立起这套规则,我们就永远敲不开资本市场上那扇真正的大门,进不去那个游戏场。”</br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