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周突然说:“所以咱们不是发奖,是搭桥?”</br>
“对。”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两条线。一条从“表扬”连到“闪光墙”,标着“即时反馈”;另一条从“带徒”连到“署名权”,标着“长期价值”。“有人需要马上被看见,有人想十年后还有回响。咱们得两条腿走。”</br>
老张盯着表格,忽然在青岛组的数据旁画了个圈:“这儿有两个工人提‘能不能用加班换调休积分’?”</br>
“什么意思?”王姐问。</br>
“不想要钱,想要时间。”老张解释,“一个说孩子上学接送难,一个说老家母亲看病要陪护。”</br>
刘好仃把这条记进“情感”和“地区”交叉的格子里。“同样的工种,同样的岗位,可需求不一样。咱们不能拿深圳的标准,去量圣保罗的温度。”</br>
小周笑了:“那是不是还得考虑南半球冬天在七月?”</br>
“不用那么复杂。”刘好仃说,“只要记住一点——人不是机器,不会按同一个程序运行。”</br>
王姐合上蓝皮本,忽然说:“其实最怕的不是没激励,是干了也没人知道。老赵掏排水沟那事,要是当时有人看见,顺口说句‘辛苦了’,他心里也暖。”</br>
“可没人看见。”老张说,“所以咱们才要建‘闪光墙’,把看不见的,变成看得见的。”</br>
刘好仃看着白板,沉默了几秒,然后拿起红笔,在“情感”那一栏重重画了个星号。“咱们先筛出那些‘做了就有光’的事。成本低,见效快,还能让人心动。”</br>
小周举手:“那圣保罗那位技工呢?他就想要一张照片登厂报。”</br>
“地板和屋顶。”刘好仃说,“物质是地板,精神是屋顶。地板不稳,人站不住;屋顶不高,人不想往上爬。”</br>
老张皱眉:“可你说的这些,荣誉、情感、发展,哪一样最后不落到钱上?”</br>
“落到钱上,不代表起于钱。”刘好仃从文件袋里抽出那张圣保罗的邮件复印件,轻轻放在桌上,“他干了二十年,没提加薪,没要奖金,就说‘退休前能在厂报上登张照片’。你觉得他图啥?”</br>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br>
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