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深圳玻璃厂打工记

关灯
护眼
第909集:薪酬调整推进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清晨六点四十分,电脑屏幕亮起的蓝光映在刘好仃的眼镜片上。他没急着点开文件夹,而是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折好的A4纸,轻轻铺在桌角。那是昨天贴在会议室门后的照片——陈师傅蹲在炉前画温控图的背影,旁边写着“第一束光,从看见开始”。他盯着看了三秒,然后双击鼠标,打开了人事系统的登录界面。</br>

小周来得比平时早,手里拎着两杯豆浆。他把其中一杯放在刘好仃手边,探头一看:“这就动真格的了?”</br>

“光不能只挂在墙上。”刘好仃抿了一口豆浆,烫得龇牙,“得照进工资条里。”</br>

财务助理小林也到了,三人围在一台主机前。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员工编号、岗位、工龄和近五年绩效评分。刘好仃翻出王姐的蓝皮本,一页页对照着念:“李红梅,质检组,连续三年无缺勤;张建国,夜班组长,带徒七人,三人已独立上岗;陈国强,炉前工,十年零事故……这些,系统里都没体现。”</br>

小周敲着键盘:“要不加个‘服务沉淀分’?每满五年加一分,带一个徒弟再加半分?”</br>

“行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但得加个前提——近一年绩效不能是C或D。”</br>

小林皱眉:“那陈师傅呢?他去年绩效是B,可前年因为腰伤休了半个月,系统自动降了一档。”</br>

办公室安静了几秒。刘好仃摘下眼镜,用衣角擦了擦镜片,又戴上:“把‘稳定贡献’单列一项。十年以上老员工,只要不是重大过失,绩效最低按B算。”</br>

小周笑了:“这叫‘老马识途分’?”</br>

“叫‘厂龄不白跑分’。”刘好仃也笑了,“别整虚的,就是让人知道,待得久,真有用。”</br>

他们花了两个小时搭出模型框架:基础绩效占六成,服务沉淀占两成,技能认证预备分占两成。后者暂时按“参与培训次数+带徒记录+技术手稿提交”三项累计。刘好仃在Excel里把陈师傅的名字标成黄色,备注栏写上:“炉前温控图手稿,是否计入技术贡献?”他没点保存,而是把表格打印出来,揣进兜里。</br>

上午十点,他走进深圳车间。茶水间里几个年轻工人正围坐着吃饭。</br>

“听说这次调薪看闪光墙?”一个小伙子咬着包子说。</br>

“那我上个月替三个人顶班,咋没见贴我?”另一个接话。</br>

“你那是加班,又不是‘闪光’。”有人笑,“闪光得有故事,比如谁冬天帮人暖手套。”</br>

角落里传来一声轻哼。老师傅赵建国放下饭盒:“<a href="https://www.qidianxin.com">新笔趣阁</a>了二十年,连个照片都没上过。你们贴个名字就叫‘被看见’?工资涨了吗?”</br>

没人接话。空气有点僵。</br>

刘好仃端着水杯走过去,没说话,听完了整段对话。他把打印好的模型单页放在桌上:“这次调薪,服务每满五年加一分,但近一年绩效得达标。比如赵师傅,您二十年工龄,光这一项就加四分,全厂最高。”</br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