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建国愣了一下:“真算?”</br>
“算。”刘好仃点头,“不光算,还写进标准里。干得多要认,来得早也要认。”</br>
一个女工小声问:“那要是调去青岛呢?那边也这么算吗?”</br>
刘好仃记在本子上:“这个问题,下周给答复。”</br>
他刚要走,质检员小李追上来:“刘工,我能看看自己得分吗?”</br>
“能。”刘好仃从兜里掏出那张打印件,“下周公示首批试点名单,每人三项得分都列出来,错一个可以提。”</br>
小李笑了:“那我得赶紧把上个月的设备改进报告补交上去。”</br>
中午,刘好仃去了人事科。科长坐在办公桌后,手指敲着桌面:“系统数据不能随便导,流程没走完,谁动谁负责。”</br>
刘好仃没争,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复印件,轻轻放在桌上。是王姐三年来手写的137张生日卡,背面还有员工回写的字——“谢谢,我妈贴 fridge 上了”“第一次有人记得我生日,我哭了一场”“卡片我收着,等退休带回家”。</br>
人事科长翻了两页,没说话。</br>
刘好仃轻声说:“我们不是在改流程,是在补记录。有些人干了一辈子,系统里只有一串编号。现在想把他们的名字,连着事儿,一起写进去。”</br>
科长沉默了三分钟,终于点头:“我开临时权限,只能导深圳车间的数据,三天后关闭。”</br>
“够了。”刘好仃说,“三天,能把光先照进去。”</br>
下午三点四十分,系统导出首批27人名单。陈师傅排第三,服务沉淀分满分。刘好仃盯着屏幕看了很久,然后把名单打印出来,带回会议室。</br>
他在门后那张照片旁边,贴上新的A4纸,标题写着:“薪酬调整首批试点依据说明”。下面列着三项标准,每项都附了例子。陈师傅的服务分写着“20年工龄,带徒8人,近三年无缺勤”,技能预备分写着“提交炉前温控手稿1份,参与培训6次”。</br>
他蹲下身,用签字笔在纸底写了一行字:“本次为试点,后续每季度动态评估,人人有机会。”</br>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/br>
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:()深圳玻璃厂打工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